您好,欢迎进入西安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手机版二维码
重点专栏

重点专栏

 » 内容
【院庆70周年——我与中心医院的故事120】
发布人:xaszxyy3  发布日期:2022-05-27

青春似火,超越自我。

看到手机里的一张张老照片,过去的记忆涌上心头,内心感慨青春是一场相逢……

 

实习篇

20135月,开始了我的实习之路。

刚走出校园的我,对来医院工作既憧憬又好奇,还带有一腔热情。接待我们的是护理部张杰老师,她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医院的环境。那个时候我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兼实习组班长,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西安市中心医院对护理实习生非常重视,工作中严格要求我们做到“放手不放眼”。

记得有一次为患者行静脉穿刺,带教老师站在旁边看着我操作,我异常紧张,手颤抖着进行穿刺,没曾想竟一针见血。我戴着口罩患者都感受到了我的开心,鼓励我说:“哪个人不是从学生到老师的,没事你就来给我扎针!”

每个科室都有出科考试,我们有任何问题老师们都能认真讲解。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普一科护士长杨静,她为人随和,对待工作一丝不苟。那时候的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以中心医院的护理老师们为榜样,热爱工作、不懈努力。这一信念也为我一年后的护士资格考试打下了基础。

 

门办篇

20142月,实习结束了。由于表现突出,被医院评为“优秀实习生”,并且留到了中心医院。周围同学对我充满了羡慕,因为西安市中心医院名声响当当,非常“抢手”。我们学校老师也说中心院历史悠久,医疗水平高,甚至给学弟学妹们说要向我学习。

来到门诊办公室,薛瑞护士长对我很关心,我和护士姐妹们相处也非常愉快。“门办”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就医和挂号分诊,对于善于交流的我来说这个工作不是什么难事。那时候我们医院挂号就医还是用就诊卡,面对患者的不理解我也是耐心的解释,当然对于专科的分诊也是让我学会了很多。

 

急诊篇

201512月,我被调至急诊科工作。那个时候的我,可以说既紧张又兴奋。

记得有一次,门诊大厅一个抱着孩子的家长大喊“医生护士救命”......我们立即将她带到了急诊科,诊断孩子应该是高热惊厥伴抽搐,急诊科医护人员用专业的知识储备和熟练地抢救技能,通过合力协作,小孩转危为安了。我和之前的门办同事说起这件事,大家都认为中心医院急诊科非常厉害!

急诊科樊丽华护士长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说急诊科就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血液,对我们不间断的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

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一个“菜鸟”,张渊老师负责带教我。我没有从事临床工作的经验,连最基本的静脉穿刺也时常失败,内心非常着急,但我不气馁,我主动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讨论,积极参加科室开展的操作比赛,通过慢慢练习并且总结经验,我的静脉穿刺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记得轮我上抢救班,大家总是不让我吃芒果、火龙果、不让喝旺仔,至于原因嘛,取谐音就能懂得。刚开始,我的抢救班上总是急、危、重症特别多。“打铁还要自身硬”,惧怕是不行的,必须努力学习,张渊老师护理理论和操作都非常厉害,我也是不断地请教学习。

当有一天我和大家说,“我不忙了”,大家说不是我不忙了,是因为我强大了。

我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个“三甲复审”,我们大家不断学习,演练操作。最终医院通过了“三甲复审”。

在急诊科我几乎每天都要说:“我是属猪姓朱,而且是最年轻貌美的,成天自称美猪猪。”大家对最小的我总是格外的宠爱,都叫我“美猪猪”。我性格比较活泼,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我积极参加,健美操比赛、护士节快闪、马拉松保障、护士节演练比赛及科室主任、护士长组织的MV拍摄微视频、急诊知识进校园的宣传等。

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急诊科在鱼军主任和李莎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不怕风险勇往直前,全科一心,请愿一线,主动承担了二次预检分诊工作、24小时核酸采样工作及发热危重患者在A B区的接诊工作。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的努力下,科室连续被评为“青年文明号”。

来到中心医院已经9年了,我将努力前行,超越自我,在中心医院这个热情如火、青春活力的地方散发“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