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院70周年,看到医院党委关于“我与中心医院的故事”征文活动,我不禁打开记忆的大门,思绪回到十一年前,想起在中心医院的点点滴滴......
2010年5月份,风柔太阳暖,我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来到中心医院。初进中心医院,看到壮阔的门诊大楼和来来往往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前辈们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带着这份决心以及忐忑的心情,我开启了我的实习之旅。
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肾泌科。我清晰的记着有位患者输液结束喊我去拔针,走到患者面前看着头皮针不敢拔,同时又害怕液体输完进空气,于是我慌慌张张的去找带教老师。事后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遇事不要紧张不要慌,我们是患者的‘定心丸’,要让患者感到安心。”这句话我一直铭记至今。我也记着第一次静脉采血成功时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不错”。虽然只是简短的两个字,但是让我感到异常的开心,也让我对日后实习有了很大的信心。
实习期间我总共轮转了八个科室。2011年2月份,我实习结束,非常荣幸的被评为“优秀实习生”,这离不开八个月实习期每一位带教老师对我认真、负责的教导。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每一个“中心人”的缩影,也是历代“中心”前辈们的精神传承,我也会将这种精神坚持下去。
同年7月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个“家”,中心医院骨一科。又能够回到熟悉的地方工作让我很高兴,同时内心又充满着彷徨,我能行吗?作为护理工作经验不足的我,还不能完全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只有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虚心请教、努力学习。
刚上班时,还是有些许惶恐与不自信。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在办公室梳理当天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科室的每一位老师对我也很关心,耐心的指导我常规的护理操作、讲解疾病的护理要点。在科室每一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从一名懵懵懂懂的护理员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护士。护士长也很信任的让我参与科室质量控制工作,担任科室护理治疗小组小组长、参加院内院外的培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会议、医院举办的静脉输液操作比赛、外出义诊以及文娱活动等等,也获得医院“医德高尚先进个人”和“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这些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奋进。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突然袭来,到现在持续了两年多,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也加入了这场“无烟的战场”,支援经开区新冠疫苗接种、曲江新区核酸采集、参加医院支援胸科医院的重症治疗小组。炎热的夏天,疫苗接种点很闷热,汗流浃背;寒风刺骨的冬天,穿着防护服也明显感觉到寒气逼人,但是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我也感觉很自豪,这也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今天的西安市中心医院在快速发展,“一院四区”的规模、焕然一新的病区,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整洁、美观的就医环境,也为医护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今天的骨一科更是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严少荣主任和王瑜护士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很多新业务新项目,医疗护理工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环境在变,但是没变的是所有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责任与关爱。我坚信,在所有“中心人”的共同努力下,西安市中心医院的明天一定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