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我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工作的第20个年头,回首过去,往事历历在目,回忆触手可及。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2002年11月份,刚毕业的我被分配到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犹记得来到神经内科初期,我处于懵懂状态,在护士长的悉心安排及谆谆教导下,我熟悉了各个班次的流程并熟知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懂得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可以独自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最终,拨开云雾见明月,我的头脑思路逐渐清晰,能够独立在科室中分担一些工作,从一个实习生蜕变成一个真正的护士。神经内科是个非常团结的科室团队,护理工作任务庞大,护士们责任心很强,作为一名临床护士,每天同事们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同事间亲如一家,大家待患者如亲人的关怀,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让病人更好更快的康复,同时给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个氛围使我很感动。护理之路,如履薄冰,记得有位患者出院时对我说:
“你笑起来很漂亮,很好看。”虽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我很感动。在神经内科工作的这八年时间里,有过汗水、泪水、批评,但同样也有努力、快乐、表扬,不变的是我的执着!
2010年我被调至我院烧伤整形科外科工作,我又憧憬又惶恐,尽管在转入烧伤科之前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也很期待自己角色的转变,但真正进入科室时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害怕自己会出错,害怕自己会挨骂,更害怕自己表现的比别人差。在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的悉心教导及带领下,我明白了要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既要学会做事也要学会做人,做事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争取多一些的操作锻炼机会;做人,在医院要处理好自己和带教老师、护士长、医生、病人和家属的关系,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最重要的,能给我们的护理工作带来方便,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性操作,而是包括心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恢复健康的人维护健康。在烧伤整形科工作的这几年时间里,我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出我受益匪浅。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沟通带给我的快乐,与病人相处时,我总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尽我所能的与他们交流、沟通。用我的心去感受他们的病痛,体会他们的需求,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护理与帮助。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作为医院抗疫梯队中的一员,在接到护理部的通知后,经过医院严格培训和考核,我被分配至支援灞桥核酸采样队采样。在安顿好自己的小家之后,我跟随核酸采样队来到任务采集地点,首先看到的是社区工作人员为我们搭建的一个简易帐篷,帐篷四翼随风飘扬,如同置身风口一样。我们的队员迅速行动,一切准备就绪,换上防护用品,立即开始工作。采集核酸时,做到一人一消毒,我们的手都冻得通红麻木,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但是,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喊停。当听到居民们一句句的“谢谢,你们辛苦了!”温暖人心的话语时,我们被深深的温暖着、感动着。
2022年初,因为疫情,我再一次被分配至支援曲江核酸采样队采样,再次出发,我感到非常荣幸,想到可以再次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深感自豪。在一次核酸采样中,我听到一位志愿者说:“在这非常时期,能为大家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心理舒坦!”是呀,我们虽然冷、虽然累、虽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服务人民的志向和初衷。从我们摘掉口罩后的笑容里,读懂了奉献的意义,读懂了付出后的满足。在付出劳动奉献爱心的同时,使我们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职业精神的内涵。
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工作的这二十年里,我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经历过悲伤与喜悦,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从脆弱到果断,从懵懂到干练,每一步都带着欣喜与骄傲。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七十年的历程,是医院蓬勃发展的过程,辉煌的未来正待开创,我将与医院共成长、共发展、共进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