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是全国第23个“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呼吁在全国范围内重视对听力的保健,增强爱耳护耳的意识,控制听力残疾,预防听力损失,终生维持良好听力。
2021年,世卫组织首次发布了《世界听力报告》,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的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人,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我国每年新增聋儿约3万,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以及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这些数据还在不断地增长。听力损失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更是对生活、学习、就业以及社交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公众对他们/她们的了解和帮助却又十分有限。
听力下降,意味着什么?
北美听障者联合会专业调查了先天性盲人与先天性听障人士在成年后生活水准时发现,先天性听障人群在成年后就业机会、生存水平以及生理健康程度远远低于先天性盲人,因为人类通过“听”所获得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看”等其他感知器官,失去了听力就意味着关闭了与社会沟通的窗户,听力损失必将阻碍正常生活和交流,导致社会交际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正常发展。尤其在当前信息交互,洪荒流量的时代,失去听力意味着像个人电脑从互联网中掉线了,生命之花失去了光彩,天空之城都将黯然失色。
听力下降,可能有哪些原因?
听力下降,可能是先天就有,也可以是后天出现。导致听力下降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是遗传因素、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感染炎症(病毒或细菌感染)、耵聍栓塞、肿瘤、外伤以及先天性原因等。
听力下降,如何预防?
1、多吃含锌的食物 鱼、牛肉、猪肝、鸡、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 核桃、黄瓜、番茄、白菜、萝卜等食物含锌较丰富。
2、慎重用药 老年人尽量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此外,不熟悉的药物和不明成分的营养品也不要擅自服用。
3、远离噪声 保持在听力安全范围内,远离接触噪音源头;去酒吧、演唱会、体育赛场等嘈杂场所,可佩戴耳塞甚至降噪耳机;在安静状态下欣赏音乐的同时,确保电子音频设备的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在嘈杂的环境建议取下耳机;限制接触噪音的持续时间。电子音频设备的使用时间每次应不超过一个小时。
4、关注自我听力情况,如出现耳鸣,听不清别人讲话不自觉地提高嗓门,说明你的听力可能已经受到损伤,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适度锻炼 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延缓器官衰老,还可以改善情绪。
6、定期体检。
西安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聋耳鸣眩晕疾病诊疗团队,为各类常见及疑难耳聋耳鸣及眩晕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综合性的诊断和治疗。拥有最完善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测、诊断和干预康复技术和设备。在婴幼儿童及成人的听力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开展了系列的主客观听力学检查和人工助听干预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精准诊治。在眩晕疾病诊治方面,相继开展了系列前庭功能检测技术,可以满足各类外周及中枢眩晕疾病的精确诊断及疗效评估。近年来学科发展迅速,致力于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测诊断和干预康复技术的规范化,提倡为各类耳聋耳鸣眩晕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和优质的一条龙模式服务。